氢能行业两大新突破!产业链梳理来了
中国经济网2023-05-17阅读量:156
在“双碳”大背景,作为清洁脱碳的二次能源,氢能的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。经过十余年的长足发展,我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,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。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氢气产能已超过4000万吨。根据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2年6月22日,中国氢气产能超过4300万吨。
氢能行业两大突破
首先,氢气的长距离运输技术取得新突破。
目前,汽车运输仍是我国长距离氢气运输的主流方式,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、效率较低,也是造成终端用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,制约了产业链发展。但近期,“西氢东送”管道工程有了重大消息。
一方面,中国石化“西氢东送”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《石油天然气“全国一张网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这是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,一期运力10万吨/年,预留50万吨/年的远期提升潜力。
另一方面,中国石油也有了新动作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4月16日,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,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,通过将氢气以一定体积比例掺入天然气之中,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进行输送,可以实现大规模、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。目前,该管道中的氢气比例已逐步达到24%。
截至2022年底,我国油气管道的总里程达到18.5万公里。以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计算,当掺氢比达到20%时,可运输1000多万吨氢气,约合5600多亿度绿电,氢气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。
一个是全长400多公里的纯氢输送管道,一个是利用现有油气管道的天然气掺氢技术,两大央企的最新动向都对氢气运输有重要意义,将进一步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。
除了运输端,下游氢能应用端也有了新发展。
据央视财经4月13日消息,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推广取得了新进展。据了解,上海、广州等地的氢能源车以网约车形式开启运营。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年报显示,截至2022年底,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累计接入氢燃料电池车10564辆,首次突破万辆。
未来,随着氢气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,氢燃料电池车产销有望继续向上突破。同时,风、光发电继续发展,上游“绿氢”制取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,叠加储氢技术进步空间依旧广阔,氢能源将成为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补充。